中國“祝融號”數據研究新發現:火星曾存在沙灘海洋
IT之家 2 月 26 日消息,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的研究數據,科學家們發現了火星曾經存在海洋和沙灘的證據。這一發現與火星如今干燥、寒冷且充滿輻射的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
研究人員通過對中國“祝融號”火星車傳回的火星地下成像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了埋藏的沙灘遺跡。這些來自火星北部低地的數據與地球上的類似探地雷達數據極為相似。科學家們發現,火星地下物質呈現出向低地傾斜的結構,這表明該地區曾是一片海洋。
關于火星是否曾經存在海洋的爭論由來已久,而這一發現為火星曾經擁有廣闊水域提供了有力證據。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火星曾有流動的河流和湖泊,甚至在火星表面之下目前仍存在液態水的證據。
卡德納斯博士說“沙灘是淺水、空氣和陸地之間的界面。在地球上,這種環境被認為是生命起源的搖籃。我認為,火星的沙灘地區是未來尋找生命跡象的理想目標。”
這一發現不僅為火星的地質歷史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未來的火星探測任務提供了新的方向,特別是在尋找火星古代生命跡象方面。
據IT之家了解,祝融號是天問一號任務火星車。高度有 1 米 85,重量達到 240 公斤左右。設計壽命為 3 個火星月,相當于約 92 個地球日。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2021 年 5 月 22 日 10 時 40 分,“祝融號”火星車安全駛離著陸平臺,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